这是一个导演专业的在校生虚构的某大学学生会主席改选过程。学生会有几个部门,他是从宣传部的角度切进去的,这是说此片有一些电脑编辑界面的镜头,有点像时下有人说的“桌面电影”,也是说它在样貌上有点像一个伪纪录片。
但我认为它基本是一个动作片。虽然各地导演专业的动作样式有徐浩峰、路阳等几个模版,但此动作片的模版是杜琪峰,尤其是《黑社会1》。就是铺排开几股势力,每股势力都有来由和地盘,它们相互之间展开命悬一线的博弈,可能有绝大的力量在制约它们全体,也可能只有一个象征性的道具会引来全盘的颠覆。
这是一个剧本、表演、剪辑都非常精确的短片。符合各平台吹嘘的网感,篇幅短短,高潮叠起,一波三折,人物个个好似上了擂台。相对来说,摄影和声音比较朴实,精确性的要求低一点。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因为网络视频文件传输时,画面和声音的细部信息丢失太多。
它的核心铁三角是一女二男,女性不同于《世纪新生》的网红角色,是一张央视脸;但二男是很类型化的港片设计,一个徐锦江,另一个梁朝伟,徐锦江负责武装部的工作,颇具威胁地强调爱国要拿出实际行动,梁朝伟负责媒体部工作(为什么在女主负责的宣传部之外还有一个媒体部?我不大理解,暂且认为这是学生短片的一个bug),饱含情感地强调学生们的公开言论都应该经过管理和控制。港片有中华传统文化留存,这两位男主就是咱们古代讲的一文一武。虽然此片很严肃,但第一遍和第二遍看的时候,我都差点笑崩了。这设定、这配置,随时可转变为喜剧。那女主习惯性地转向镜头嘱咐说:“这个视频我们必须重新剪辑一下。”
过去的中国电影,烂片不说,高端的产业影片以严谨的方式制作,发展到现在的典型是导演专业毕业的文牧野,个人创作主要以松散的方式进行。但现在逐渐出现一些相反的倾向,个人创作中出现一些非常严谨的作品,《正常》和《别克》都是这样的例子。按理说,这二位应该能较快适应类型片的创作。
正常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