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片单
别克
2020
  • 导演: 景一
  •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语言: 哈萨克语
  • 片长: 21 分钟

故事大纲

寻找别克多年未果的阿尔辛,终于得到了别克的线索。因此,他决定回到二人共同的家乡寻找别克,但他没想到事情远比自己想到的、看见的复杂……

评语

这个十几分钟的短片有关一位男青年的走失。它混杂了一点点实验性和记录,但整体是个很严整的虚构作品。

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有寻友未遇、程门立雪等文人情怀创作。这类的特点是自然有转折,兴尽而返之类情怀戏,不至于弄到杀妻待客那样的暴力戏码。所以这是一个叙事模式比较清晰的类型。《别克》也确实如此,听说旧友回老家了,回去求见,没有找到朋友,意趣阑珊后,再离开老家。

创作者采取了非常严谨的方式,音乐严格控制,唯一的音乐是有源的、在一个单镜头梦当中;画外声响很少但也很清晰;主体是黑白影像16:9接近4K,但电视片段或公开影像资料部分是彩色的而且画幅可能经过调整;内景中人物总处于画面边缘,这符合失联的话题,外景以大远景为主;对白和独白应该都是后期配音的。

创作者是在校生,但我不知他是什么专业,也假设他年龄比较大,因为短片模样周正,节奏和表达都很成熟稳重,有收有放,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的结合也比较好。

这边疆是哈萨克或塔吉克。我语言功底不行,没有辨认出是哪种语言;音乐功底也不行,出现的歌曲我反复听了,想起自称“乃蛮部”的哈萨克青年的吟唱,但北疆的一些吟唱方式、曲调是相同的。还在桌上出现了小花帽,我基于90年左右天山北麓的记忆查询了一下当年我自己拍的图片,没找到。我考察,我甚至第一次找到了小花帽的英文badam巴旦木,但只非常粗略地看到它与满族原型官帽或乌尔都语山民的原型软帽的明显差别,仍只通过影像无法透彻了解别克的具体背景。这些辨认工作也激起了强烈兴趣:在25年之后,我是否该再到北疆去一趟?

这是一个和平主义的短片,二号“人物”是一只白鸽。这不是一个比喻,是确有一只白鸽,还说着变了腔调的人类语言。

表达的含蓄和动物说话的形象,使得这个短片呈现出一点寓言色彩,此寓言色彩与中亚风味有结合。这些特点与“访友不遇”等汉族传统题材和处理方式共同构成了该片准确的样式和叙事。

Post a Comment